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根垄的心结,如何解开?

体育正文 16 0

一根垄的心结,如何解开?

一根垄的心结,如何解开?

6月15日,年过七旬的(de)张阿姨(āyí)从上(shàng)海地铁1号线通河新村(xīncūn)站出站,却滑倒在无障碍电梯口的坡道上,导致骨折。事发后,老人家(lǎorénjiā)属实地查看发现:通河新村前后几站的无障碍电梯口坡道都(dōu)铺贴灰色大砖,事发坡道却铺着白色小砖;一般地铁站无障碍电梯口坡道扶手高度都在90公分上下,可事发坡道的“扶手”仅(jǐn)有60公分……这样的坡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?如何让无障碍设施的安全和友好落到实处?日前,新闻晨报·申度新闻记者赴现场展开调查。
视频(shìpín):老人雨天在地铁(dìtiě)无障碍电梯口摔骨折,担心坡道太滑、扶手太矮再“闯祸”!

突发意外:老人在无障碍(wúzhàngài)电梯口坡道滑倒

6月15日下午,张阿姨和老伴(lǎobàn)外出后,从地铁1号线通河新村站出站准备回家。考虑到雨天(yǔtiān)湿滑,张阿姨为避免走户外楼梯滑倒,特地选择了靠近4号口(hàokǒu)的无障碍电梯出站。

张阿姨回忆,当时自己穿着防雨鞋套,当无障碍电梯到达地面(dìmiàn)时,她走出电梯却发现出口处的坡道扶手很矮(hěnǎi),“我(wǒ)穿鞋后(hòu)高170公分左右,这个扶手实在太矮了,根本没法扶,我就只好小心点自己下坡。”

张阿姨表示,作为(zuòwéi)老年人,她走路比较小心,可在(zài)下坡时,还是觉得(juéde)地面非常打滑,“我就突然觉得脚下一滑失去重心,这时我下意识想抓扶手,也抓不到,就摔在了地上,顿时就不能动了。”

之后(hòu),通河新村地铁站工作人员得知情况(qíngkuàng)后赶到现场,老人也在家属陪同下送往医院治疗,后诊断为右脚骨折,现仍在医院住院。

张阿姨的家人告诉记者(jìzhě),老人就医后,当天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致电沟通了情况(qíngkuàng),并表示地铁站的各项防滑要求均符合规范,另外现场(xiànchǎng)看到老人穿着鞋套出行。

“这个坡道真的足够安全吗?”结合自己的体验,张阿姨心里打起了鼓,“这个鞋套(xiétào)是我雨天一直穿(chuān)的,在其他(qítā)材质的地面上并没有打滑过。而且坡道的那个扶手,确实抓不到。”

得知老人内心的(de)疑问,张阿姨的家人特地回到通河新村地铁站(dìtiězhàn)仔细查看和(hé)测量,并走访了彭浦新村、共康路地铁站作为参考,“我们(wǒmen)发现,彭浦新村、共康路地铁站的无障碍电梯口坡道(pōdào)都是灰色的比较大的地砖,通河新村地铁站的却是白色的小砖,我们自己体验下来觉得防滑(fánghuá)性能不如灰色的那种砖。另外,经过测量,其他地铁站无障碍电梯口坡道扶手高度均为90公分(gōngfēn)左右,通河新村地铁站的却只有60公分左右,站立的成年人根本没法扶。”

“通河新村这边老人很多(hěnduō),又正好是梅雨季,地面湿滑,我们觉得地铁管理方需要重视一下这个坡道的安全(ānquán)问题,避免更多人出现意外状况(zhuàngkuàng)。”张阿姨坦言。

记者实探:自然直立时无法抓到坡道扶手(fúshǒu)

在张(zhāng)阿姨和家人看来,事发坡道作为与无障碍电梯相连的配套设施,应当符合相应的无障碍设施标准(biāozhǔn),满足轮椅人士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(děng)群体的实际需要。

如今,一个(yígè)安全、规范(guīfàn)(guīfàn)的无障碍坡道应该符合什么标准?记者注意到,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《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》(GB 55019-2021)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提到:“轮椅坡道的坡度和坡段提升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(guīdìng):横向坡度不应大于(dàyú)1:50,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:12,当条件受限且坡段起止点的高差(gāochà)不大于150mm时,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:10。”

同时《规范》提到:“轮椅(lúnyǐ)坡道的(de)高度大于300mm且纵向坡度大于1:20时,应在两侧设置(shèzhì)扶手(fúshǒu),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(liánguàn)。”“满足无障碍要求的单层扶手的高度应为850mm~900mm;设置双层扶手时,上层扶手高度应为850mm~900mm,下层扶手高度应为650mm~700mm。”

6月19日,记者来到张阿姨(āyí)摔倒的无障碍电梯口的坡道实地查看,经过测量,该坡道高差(gāochà)约为27公分,超过了15公分,不足(bùzú)30公分。坡长为190公分左右,故纵向坡度大于1:12。

记者还测量到,上(shàng)述坡道的扶手高度的确为60公分左右,身高(shēngāo)162公分的记者站在坡上实际(shíjì)体验,自然站直垂手状态下,无法扶到扶手上。

而记者走访(zǒufǎng)同为1号线站点的彭浦新村站、共康路站、呼兰路站,测量出(chū)无障碍电梯口(kǒu)坡道扶手高度约90公分左右,高至记者上半身,扶起来比较舒适顺手。

此外,彭浦新村站、共康路站、呼兰路站无障碍电梯口坡道均铺设灰色防滑(fánghuá)地砖,通河新村地铁站(dìtiězhàn)无障碍电梯口坡道铺设的白色小砖(xiǎozhuān)虽然也是防滑地砖,但相比上述几个地铁站,砖块较为老旧,砖缝(zhuānfèng)也比较大。

通河新村站(右)无障碍电梯口坡道的地砖和其他地铁站区别很大(hěndà)

申通地铁(dìtiě):已将坡道整改纳入整体整治项目中

张阿姨反馈的(de)(de)情况是否属实?如何提升无障碍设施的安全和性能?针对上述情况,记者联系了申通地铁。

6月20日,申通地铁方面反馈记者(jìzhě)表示:“事发当天,乘客在地铁1号线通河新村站出站后,不慎在4号口室外(shìwài)的无障碍电梯地面层滑倒。车站值班站长(zhànzhǎng)接报后立即赶至现场(xiànchǎng),乘客自述是右脚脚踝疼痛,无法站立(同时也注意到,因雨天,该乘客鞋外套有防(yǒufáng)雨鞋(yǔxié)套,接触(jiēchù)地面的部分十分平滑),车站立即拨打120,120至现场将伤者送至医院。事发后不久,车站值班站长致电回访乘客,并表达关切和慰问。”

申通地铁方面提到:“1号线通河新村(xīncūn)站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,相关设施符合当时的建造标准,长年投入使用至今(zhìjīn),部分设施设备存在老旧现象。针对这一情况,申通地铁方面已于去年将(jiāng)相关整改需求纳入2025年通河新村车站(chēzhàn)整体整治项目中,计划于12月底前完成。对于乘客(chéngkè)提出的坡度以及栏杆等建议,届时将根据最新无障碍设计规范同步进行改造。在现有情况下(xià),车站会加强对站外无障碍电梯(diàntī)的日常巡视(xúnshì)及安全(ānquán)提示。针对近期梅雨季节,安排车站人员增加巡视频率,计划在坡道旁两侧增设警示标语,强化提示乘客雨天出行安全。”

通河新村(xīncūn)地铁站已于上述坡道增加提示牌并加以固定

记者提醒:梅雨天(tiān),防滑非小事

在此次采访过程中,记者了解(liǎojiě)到,因(yīn)梅雨天气雨水较多、地面湿滑,近期在室外滑倒的情况有所增多。

对于公共场所的经营者、管理者来说,应针对实际情况,加强防滑应急措施和提醒措施,无障碍设施的防滑维护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。事实上,《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》就特别提到:“涉及人身安全的无障碍设施,因突发性事件引起功能缺损或因雨雪等原因造成防滑性能下降,维护责任人应采取应急维护措施。”

而(ér)对于行人自身,尤其是老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(de)人群来说(láishuō),也应注意出行安全,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。出行时选择底纹清晰、耐磨防滑的鞋子、雨靴等,谨慎查看四周的积水情况和路面状况,谨防跌倒(diēdǎo)等意外事故的发生。

一根垄的心结,如何解开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